媒体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山西使命|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见真章——我省以产业转型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山西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山西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明确了方向。


  面对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全省上下将坚定信心、自我加压,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见真章,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

加速传统优势产业焕新蝶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山西致力于资源型经济全方位转型发展,近年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纵深推进,成绩可圈可点。2023年,山西成功举办第七届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煤炭产量完成年度生产目标,先进产能占比超过80%,外送电超过1500亿千瓦时,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非常规天然气、风电、光伏、氢能等各类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加快建设。


  面对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减缓的大趋势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山西正努力摆脱对煤炭的过多依赖,加快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以能源产业焕新蝶变为代表,全省坚持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力度,加快推动钢铁、焦化、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精深加工,丰富品种品类,增强基础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


  钢铁行业方面,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顺利推进,完成晋南、星原钢铁兼并重组,粗钢产量减少131.2万吨,炼钢先进工艺装备产能占比提升至57.3%。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太钢集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快速补链、深度延链、持续强链,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用最新的技术锻造最好的钢铁,一大批高端精品钢材产品持续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和项目工程的需求。


  焦化行业方面,全面关停4.3米焦炉,加快干熄焦改造,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6.6%。我省全面提升焦化行业节能环保安全水平,推动吕梁、长治等8个产焦市实施节能、环保、安全“三改造”和干熄焦、余热发电“两运行”工程,提高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化产回收利用链条高端延伸,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焦化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焦化化产加工利用水平。


  此外,有色行业加速布局再生铝镁产业,形成10万吨深加工生产能力。建材行业加强新型产品研发,镀膜玻璃原片等一批新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化工行业完成9家化工园区认定。去年,全省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快于规上工业增速3.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作为转型发展双引擎,全省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梯度培育特色专业镇。2023年,我省首批省级10大重点产业链、10大重点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新增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和8个省级重点专业镇。目前,我省重点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今年力争达到7000亿元。


  新的一年里,山西将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优势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


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生长


  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屏息凝神,勠力加快前沿技术攻关;开发区内,高技术项目聚势成群,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产业一线,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贯彻新理念实效明显……放眼三晋大地,全省上下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要求牢牢抓在手上,体现在转型发展实践中。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山西而言,尤为重要。


  2023年是山西新兴产业“向下扎根”的一年,也是“向上生长”的一年。山西华钠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开工,特钢产业链钢材配套深加工项目开工,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作种业繁育基地项目开工……全省“三个一批”活动进一步“大抓项目、大抓转型、大抓发展”。


  1月16日,全球最大的单体铜箔制造基地之一——太原惠科20万吨电子铜箔(一期)项目在大盂产业新城投产。项目从招引签约、证照手续办理到建设完工投产仅用时305天,全流程、全环节依规高效,见证了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的“山西速度”。


  抢开工,赶进度,全省大项目好项目峥嵘间展现轮廓——晶科能源第一条生产线基桩工程等已经完成,拉棒、切片等车间也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山西中来“年产16GW单晶高效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全部建设完成,从基建期转向运营期;泰山玻纤年产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7月首条生产线将建成试生产,全球首座玻纤行业“灯塔工厂”指日可待……


  我省全面打造轨道交通、智能煤机、铸锻造优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装备、机器人3个新兴产业集群,做大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盈利水平高的装备制造重点企业。


  在聚焦创新性和成长性的同时,新兴产业“先天”具有资源集约、绿色低碳等显著特征。2023年,我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较上年增长65.6%,规上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增长4倍,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增长80.7%……今年我省积极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认定,力争在今年实现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消费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800亿元、1700亿元、1400亿元、1100亿元。


  在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高速飞车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成功完成,为后续进行更高速度试验奠定坚实基础。作为航天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融合的典范,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已吸引高端制造、电力电子、新能源等近万家企业和团队直接或间接参与。


  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我省提出,要发展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努力为未来“蓄能”,实现生产力的“跃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在蓬勃生长。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智能分析、数据可视、数字协同与降本增效。生产效率提升15%,数据处理效率提升60%,问题处理时长降低45%,设备效率提升10%,品质不良同比降低10%,节省各类统计人力50%。”3月5日,在山西恒跃集团数字化展示大屏前,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这些年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后取得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出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形成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成5G基站9.3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约26.7个,进入全国前十位,提前完成“十四五”5G基站建设任务。截至2023年底,我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累计上线二级节点9个,重点服务煤炭、物流、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的1111家企业。上线节点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数字支撑。近日,继太原、大同之后,我省又有阳泉、晋城、忻州、临汾、吕梁等5个城市成功获评2023年度全国“千兆城市”。至此,全省共有7个地级市获评全国“千兆城市”。网络供给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山西数据流量谷持续发挥智能制造、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应急管理、智慧农业、绿色低碳等不同行业的“乘数效应”,截至2月下旬,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模突破42亿元。在吕梁市,通过创新性开展大数据企业认定工作,目前已认定大数据企业105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67亿元,初步形成5G+应用产业、人工智能应用产业、信创产业、数据标注产业以及云计算和超算服务相关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在忻州市,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建设“5G+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关键数据实现实时采集,数字技术不断渗透进企业业务流程,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在今明两年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期内,太原市将完成五大细分行业459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任务,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试点样本,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开发一批优秀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我省将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


  新征程新使命,山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紧紧扭住产业转型的“牛鼻子”,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山西答卷。


来源:山西日报(记者张毅、冷雪、姚毅


上一篇:我市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摄影展
下一篇:省调研组来我市调研开发区调区扩区、主导产业设置等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山西使命|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见真章——我省以产业转型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2024-03-06    来源: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山西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山西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明确了方向。


  面对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全省上下将坚定信心、自我加压,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见真章,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

加速传统优势产业焕新蝶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山西致力于资源型经济全方位转型发展,近年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纵深推进,成绩可圈可点。2023年,山西成功举办第七届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煤炭产量完成年度生产目标,先进产能占比超过80%,外送电超过1500亿千瓦时,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非常规天然气、风电、光伏、氢能等各类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加快建设。


  面对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减缓的大趋势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山西正努力摆脱对煤炭的过多依赖,加快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以能源产业焕新蝶变为代表,全省坚持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力度,加快推动钢铁、焦化、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精深加工,丰富品种品类,增强基础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


  钢铁行业方面,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顺利推进,完成晋南、星原钢铁兼并重组,粗钢产量减少131.2万吨,炼钢先进工艺装备产能占比提升至57.3%。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太钢集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快速补链、深度延链、持续强链,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用最新的技术锻造最好的钢铁,一大批高端精品钢材产品持续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和项目工程的需求。


  焦化行业方面,全面关停4.3米焦炉,加快干熄焦改造,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6.6%。我省全面提升焦化行业节能环保安全水平,推动吕梁、长治等8个产焦市实施节能、环保、安全“三改造”和干熄焦、余热发电“两运行”工程,提高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化产回收利用链条高端延伸,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焦化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焦化化产加工利用水平。


  此外,有色行业加速布局再生铝镁产业,形成10万吨深加工生产能力。建材行业加强新型产品研发,镀膜玻璃原片等一批新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化工行业完成9家化工园区认定。去年,全省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快于规上工业增速3.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作为转型发展双引擎,全省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梯度培育特色专业镇。2023年,我省首批省级10大重点产业链、10大重点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新增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和8个省级重点专业镇。目前,我省重点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今年力争达到7000亿元。


  新的一年里,山西将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优势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


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生长


  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屏息凝神,勠力加快前沿技术攻关;开发区内,高技术项目聚势成群,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产业一线,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贯彻新理念实效明显……放眼三晋大地,全省上下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要求牢牢抓在手上,体现在转型发展实践中。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山西而言,尤为重要。


  2023年是山西新兴产业“向下扎根”的一年,也是“向上生长”的一年。山西华钠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开工,特钢产业链钢材配套深加工项目开工,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作种业繁育基地项目开工……全省“三个一批”活动进一步“大抓项目、大抓转型、大抓发展”。


  1月16日,全球最大的单体铜箔制造基地之一——太原惠科20万吨电子铜箔(一期)项目在大盂产业新城投产。项目从招引签约、证照手续办理到建设完工投产仅用时305天,全流程、全环节依规高效,见证了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的“山西速度”。


  抢开工,赶进度,全省大项目好项目峥嵘间展现轮廓——晶科能源第一条生产线基桩工程等已经完成,拉棒、切片等车间也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山西中来“年产16GW单晶高效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全部建设完成,从基建期转向运营期;泰山玻纤年产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7月首条生产线将建成试生产,全球首座玻纤行业“灯塔工厂”指日可待……


  我省全面打造轨道交通、智能煤机、铸锻造优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装备、机器人3个新兴产业集群,做大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盈利水平高的装备制造重点企业。


  在聚焦创新性和成长性的同时,新兴产业“先天”具有资源集约、绿色低碳等显著特征。2023年,我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较上年增长65.6%,规上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增长4倍,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增长80.7%……今年我省积极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认定,力争在今年实现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消费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800亿元、1700亿元、1400亿元、1100亿元。


  在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高速飞车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成功完成,为后续进行更高速度试验奠定坚实基础。作为航天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融合的典范,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已吸引高端制造、电力电子、新能源等近万家企业和团队直接或间接参与。


  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我省提出,要发展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努力为未来“蓄能”,实现生产力的“跃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在蓬勃生长。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智能分析、数据可视、数字协同与降本增效。生产效率提升15%,数据处理效率提升60%,问题处理时长降低45%,设备效率提升10%,品质不良同比降低10%,节省各类统计人力50%。”3月5日,在山西恒跃集团数字化展示大屏前,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这些年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后取得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出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形成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成5G基站9.3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约26.7个,进入全国前十位,提前完成“十四五”5G基站建设任务。截至2023年底,我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累计上线二级节点9个,重点服务煤炭、物流、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的1111家企业。上线节点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数字支撑。近日,继太原、大同之后,我省又有阳泉、晋城、忻州、临汾、吕梁等5个城市成功获评2023年度全国“千兆城市”。至此,全省共有7个地级市获评全国“千兆城市”。网络供给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山西数据流量谷持续发挥智能制造、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应急管理、智慧农业、绿色低碳等不同行业的“乘数效应”,截至2月下旬,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模突破42亿元。在吕梁市,通过创新性开展大数据企业认定工作,目前已认定大数据企业105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67亿元,初步形成5G+应用产业、人工智能应用产业、信创产业、数据标注产业以及云计算和超算服务相关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在忻州市,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建设“5G+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关键数据实现实时采集,数字技术不断渗透进企业业务流程,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在今明两年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期内,太原市将完成五大细分行业459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任务,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试点样本,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开发一批优秀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我省将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


  新征程新使命,山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紧紧扭住产业转型的“牛鼻子”,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山西答卷。


来源:山西日报(记者张毅、冷雪、姚毅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