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
  • 六部门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吴雨、任军)记者3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部分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开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用于供应链上企业应收账款确权、结转和融资,受到供应链企业欢迎,但也潜藏一些问题和风险。在此背景下,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为切实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通知提出,促进降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规范各类主体对链上企业的收费行为。通知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应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合理共担供应链融资成本,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或不当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不得滥用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同时,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原则上应在6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1年。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完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应坚持本职定位,并加强行业自律和业务统计监测等。此外,通知重点从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的角度,对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提出规范性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明确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及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中的权责义务,围绕其建立多层次的监测管理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服务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来源:新华社▌“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四级专家张杰:二十年坚守运维一线 只为万家灯火

    20载日日夜夜里,他扎根输电运维的前沿阵地,足迹遍布忻州5000余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他潜心砺剑、苦练硬功,多次在带电作业技能竞赛比武中斩获佳绩;他锐意创新、躬行践履,用创新成果攻克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他挺膺担当、兢兢业业,在银线纵横间守护着万家灯火……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四级专家、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张杰。是行业尖兵,也是团队带头人张杰,男,汉族,1980年6月14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多年来,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不懈的追求,在创新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张杰研发的创新成果获国家授权专利20余项,1项获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金奖,4项获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获山西省五小成果二、三等奖,3项获山西省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特等奖,10项获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同时,他曾获得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工匠提名、三晋英才优秀青年人才、忻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忻州市劳动模范、忻州工匠、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是山西省总工会、忻州市总工会、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命名的“张杰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微光成炬,薪火相传。工作室累计培养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两人,三晋工匠1人、获提名1人,忻州工匠两人,晋电工匠1人,忻电工匠1人,高级工程师7名,高级技师12名。现在,张杰工作室已然成为新进员工的培训基地、解决技术疑难的创新阵地、导师带徒模式下人才培养的优质孵化地。是“铁身板”,也是“活地图”2005年,张杰开始从事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作。每次作业,他都需要穿着厚厚的屏蔽服,借助软梯攀至20米以上输电线路电气部位缺陷位置进行作业。从新人到骨干,张杰用了6年。这6年时间里,他与铁塔银线相伴、和高山峻岭为伍,就这样,他的经验在一点点积累,技术在一步步提高。凭借着一系列出色的表现,张杰从普通带电检修工,成长为带电班班长、带电作业高级技师。作为线路工人,既要技能娴熟,又得有好记性,张杰堪称单位的“活地图”。他用脚丈量了所有线路的准确地点,每一基杆塔的具体位置他都能脱口而出。“多记录、多积累,带电作业时才不慌。”张杰说。正是这些看似重复、繁琐的工作,让他摸到了“门道”,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是技术骨干,也是创新达人身为单位的技术骨干,重要检修任务总少不了张杰的身影。有一次,220千伏万义线3#——4#档距中导线有一处严重断股,必须利用软梯进入故障点,采用爆压法进行补修。该档档距大、故障点距地面约40多米,利用软梯还需具备一定的体力、胆识和实践经验,而张杰在反复推敲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后,顺利完成任务。数年来,张杰多次参加输电线路专业巡视和专家组诊断性巡视,在实践中摸索、学习、钻研。在师傅教导与自身努力下,他的成绩十分突出,分别发现200千伏输电线路地线断股等重大缺陷50余件、弹簧销和开口销脱出退出紧急性缺陷68件以及一般性缺陷1000余件,为设备健康运行、提高抵御事故能力筑牢“防火墙”。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电力人需要“不停充电”。在抢修现场遇到难题,张杰总会反复琢磨改进,不断精进技能。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发现不少现有的个人安全工器具和作业工器具亟待改进。一次新员工培训,有一名青工反映了攀登水泥杆时脚扣易脱落的情况。张杰受孩子们滑旱冰启发,将旱冰鞋的搭扣加工后安装到脚扣踩踏板的后部,做成了带锁扣的脚扣,帮助大家有效预防因脚扣脱落而发生的高处坠落危险。张杰不仅自己搞创新,还通过导师带徒传播自己的思想,吸引了一批有激情有干劲的同志加入科技创新工作。他被山西省电力公司评为“好榜样”之“创新标兵”,所在团队获得“好团队”之“创新型团队”荣誉称号。是“追光者”,也是“担当者”“师傅心很细,敢想敢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他那里总能迎刃而解。”在徒弟任国栋眼中,张杰不仅技术过硬,更有担当魄力。2023年12月中旬,运城垣曲迎来历史罕见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受冻雨和大风天气影响,垣曲县境内4条高压输电线路覆冰严重,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受到影响。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落实省公司部署,迅速组织开展支援运城抢险救灾保供电工作。张杰与队友第一时间赶赴运城投入抢修抢险工作。在抢修路径未通的第一时间,他们艰难穿行在枝杈密集的林子里、沟底峡谷中,进行现场勘查。山路崎岖,脚下是厚厚的积冰层,他们却无惧恶劣的环境,为抢修决策收集第一手资料。在连续4天夜以继日的奋战中,大家争分夺秒,全力开展供电设施抢修恢复工作。在此期间,他们完成了110千伏金古线拆除,组立铁塔1基,修复铁塔1基,紧放导线5档,拆除地线5档,处理各类缺陷31件。守一方灯火,护万家平安。在匠心筑梦的漫漫征程中,张杰步履铿锵、无悔无怨。当谈及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感受时,张杰如是道:“其实我很普通,我身边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一线工人,这份荣誉不光属于我,也属于每一位电力人。”“择一事终一生。既然选择了这一行,我就会把全部的热情和汗水献给钟爱的铁塔。”他坚定地说。作者:赵丹琦来源:忻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山西一地最新人事任免

    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免去:姜淑平的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并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免去:姜淑平的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职务。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免去:李润军的朔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并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职名单(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任命:李志勋为朔州市监察委员会委员。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任命:管晓玲(女)为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判员;孙林海为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判员;吴 晗为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判员。免去:贾新耐的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职名单(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批准任命:吴健为山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职名单(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任命:杨丽娜(女)为朔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蔚 菁(女)为朔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杜宝林为朔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贾俊峰为朔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袁磊峰为朔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姜淑平辞去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2025年4月30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朔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的相关规定,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接受姜淑平辞去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并报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朔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5年4月30日来源:朔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偏关各景区“五一”假期首日人气火爆!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偏关县迎来旅游高峰,各景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现场人气火爆。5月1日,全县总游客量1.24万人,老牛湾民宿住宿316间、乾坤湾民宿住宿40间、关河口住宿49间、红门口民宿住宿45间全部被抢定一空,带动全县宾馆酒店住宿收入21.2万元,餐饮收入38.6万元,旅游业总收入130.2万元。活动期间,老牛湾景区推出“戍边风华”老牛湾黄河文化微演艺活动,形式有古风、歌舞等,演艺内容主要包括:四公主回关、品美食、游古堡;古关新韵大合唱;情归老街;万家军巡游;沉浸式解压情景微短剧—魏家风云;“戍边风云”—情景穿越式古装体验剧;“非遗”踢鼓子秧歌等。同时,偏关老牛湾码头举行开埠仪式,进行了“翼舞山河·飞跃千年”三角翼动力伞表演。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促消费活动,全市14个县(市、区)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带来了当地丰富的农特产品,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出,让游客感受到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了晋西北独特的民俗风情。在乾坤湾景区,“讲好新时代黄河长城故事,弘扬偏头关改革奋进精神”偏关第三届诗文朗诵大赛火热进行,围绕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三绿”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等内容,各乡镇、中小学校、县直各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诗文朗诵大赛,宣传偏关独特资源优势,真情演绎对偏关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举办了“阅书香大乾坤,品诗意慢生活”读书分享会,以“阅读+文旅”模式,依托乾坤湾省级文旅度假区书屋、民宿,结合自然人文景观,为参与者提供阅读场景,创造阅读氛围,打造沉浸式阅读与诗意慢生活深度融合场景,开展经典诵读、读书分享等互动活动,开创书香文旅新体验。同时,举办了民谣、古风音乐会、空中杂技,打造“夜游乾坤”新体验。在关河口景区,“黄河脉动·长城回声”关河口电音节活动火热举行,专业舞台、激光投影、LED屏动态特效、沉浸式体验,持续打造偏关关河口“音乐节”IP。同时举办偏关“非遗”文创美食嘉年华,开展偏关特色名吃—偏关羊肉、酸粥、荞麦碗托、烧肠子等品鉴展销。设立文创展区,引入“黄河文创雪糕”、“地标奶茶杯”等文创产品,通过通关文牒、冰箱贴、文创手伴等传播本地文化。在红门口景区,举办“铁马互市”红门口蒙汉巡边记活动,通过身着特色服饰骑马游览的方式,增强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重走红门商道·体验蒙汉互市在红门口景区游客中心广场进行,设置了专门体验区,偏关县非遗传承人进行剪纸、布艺展示。还设立蒙汉美食区,推出牛肉干、蒙古奶茶等地方特色小吃,在蒙汉文化体验区,可以欣赏三娘子巡关表演片段。同时,偏关县城进行“寻迹古关”活动,在万世德广场、护城楼博物馆、图书馆、普渡寺举办历史文化展,组织省级非遗“龙华盛会”展示,通过展览,让游客了解偏关历史、偏关万世德、张旺等人生平事迹。来自河北张家口的游客王女士表示:“这里的黄河风光太壮观了,文艺表演也很有特色,特别是晚上的篝火晚会,让我们一家人玩得特别开心。”据悉,偏关县各景区将持续推出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游客感受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景区工作人员提醒,未来几天天气晴好,预计游客量仍将保持高位。建议游客合理安排行程,注意防晒和防暑,文明旅游。各景区将继续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游客玩得安全、舒心。作者:陈鑫龙 蔡鑫 冯靖蕾来源:忻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我市多举措迎接“五一”旅游高峰

    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五一”期间文旅相关工作情况。市文化和旅游局、忻州古城融媒体、芦芽山旅游发展公司市场部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为应对客流高峰,我市新增“五台山下自在生活漫时光3日游”等特色线路。忻州古城策划电音节、非遗展演等六大主题活动;雁门关、芦芽山等景区同步推出古装快闪、非遗市集等体验活动。文旅部门提醒游客提前规划行程,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文明安全出游。宣传方面,我市赴北京、重庆等重点城市进行推介,并瞄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潜力市场发放消费券。服务保障方面,全市A级景区升级配套设施,完善“好差评”制度,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市场监管方面,将严打“黑导”“低价游”等乱象,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确保假期秩序平稳有序。目前,全市文旅系统已完成安全部署,应急演练及隐患排查全面铺开,全力保障游客体验。据了解,携程发布的《“五一”预测报告》显示:忻州搜索热度同比增幅均超50%。据携程大数据平台预测,2025年“五一”期间,忻州在线旅游接待人次预计同比增长115.86%,在线旅游消费金额预计同比增长198.9%,酒店接待人次预计同比增长184.28%,我市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作者:刘鑫林来源:忻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释放土地效能赋能产业升级

    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腾笼换鸟”破解土地资源瓶颈,2024年累计清理7家僵尸企业,盘活低效工业用地804.2亩,成功引进总投资19.81亿元的7个新兴产业项目,土地产出强度提升至261.5万元/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0.58%。通过系统性土地资源重置,全区工业固投中转型项目占比达92.7%,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家,走出了一条“存量换增量、低效转高效”的集约发展新路径。通过“五个一批”分类处置机制,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恒通机械、原煤化工厂区等7家停产超5年的企业用地实施精准腾退。在320亩原焦化用地上,总投资36亿元的同德科创可降解塑料项目已完成6条PBAT生产线安装,投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原煤场用地转型建设总投资23亿元的晋海储能共享电站,打造全省首座电网侧智能储能基地,可实现年调峰电量2亿千瓦时;中科晶电砷化镓半导体材料项目利用腾退车间建成千级洁净厂房,其2.45亿元投资中60%用于购置分子束外延设备,实现“老空间”承载“硬科技”的跨越。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标准地+全代办”服务模式,全年出让8宗标准地334.73亩,企业签订承诺书后平均开工时间缩短58天。32人专业代办团队为7个腾换项目提供全周期服务,协调解决泰伦特催化剂项目蒸汽管网接入、新星炭黑项目用工招聘等47项难题。要素配套取得突破性进展:总长4800米的焦炉煤气管网实现主干线贯通,昊元燃气公司完成燃气经营许可申报;投资2900万元的工业污水处理站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日处理能力达5000吨;利用炭黑余热实施的集中供暖系统覆盖园区80%企业,年节约标煤1.2万吨。生态治理与安全管控同步提升,通过“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达2.8%,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腾退地块上建设的全省首个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防控体系,包含5000立方米事故应急池和智能监测平台,实现环境污染风险三级阻断。612套职工公寓、4万平方米“双创”孵化基地等民生工程投用,使产城融合度提升至65%。当前,总投资5.6亿元的泰伦特催化剂二期项目正在办理施工许可,1.5亿元的禹翔新型建材项目启动设备采购。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深化“腾笼换鸟”2.0工程,推进3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确保同德可降解塑料项目上半年达产、晋川紫外线硬化材料二期项目形成产值,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至45%。随着总投资47亿元的润世华风电循环利用产业项目进入签约阶段,这片焕发新生的土地正成为晋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板。作者:王金华 刘鑫林来源:忻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忻州这两个《条例》,今日起施行!

    新颁布的《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自今日起施行。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两个《条例》颁布实施相关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信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介绍,2025年3月26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2月19日通过的《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决定予以批准。《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于2025年4月1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予以公布,自今日起施行。2025年3月26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2月19日通过的《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决定予以批准。《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于2025年4月1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予以公布,自今日起施行。《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是我市首部针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景观保护的立法,在全省也是首例,凸显了市人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超前意识和坚强决心。《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是继《忻州市黄酒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之后又一部促进产业发展的立法,此项立法紧扣保护和促进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这一主题,为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作者:刘鑫林来源:忻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山西三地最新人事任免

    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张美霞为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兼);王东锋为太原市房产管理局局长。决定免去:卢秋生的太原市副市长职务;庞虹的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兼)职务;邓大亮的太原市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任命:师帅、孟丽刚为太原市监察委员会委员。免去:张巨保、田保平的太原市监察委员会委员职务。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任命:赵正斌、张晋东为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免去:韩少峰的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侯强的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职务。批准任命:马晖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晓东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孙寅平为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侯强为山西省古交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丽萍为山西省清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志君为山西省娄烦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批准免去:张晋东的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赵正斌的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马晖的山西省古交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杨若彬的山西省娄烦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免职名单(2025年4月29日吕梁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免去:刘晋萍的吕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吕梁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任命:王晓志为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免去:赵 玺的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谭政廷的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吕梁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任命:李 军、杜俊俊、郭瑞卿、冯景霞为吕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免去:张小玲的吕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批准任命:马宇峰为汾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 隆为中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批准免去:白玉方的汾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马宇峰的中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任命:裴丽霞为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免去:任国华的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任命:秦建宇为长治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免去:田毅青的长治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9日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申秀琴为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戴 锐为长治市数据局局长。决定免去:张 琼的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职务;张登科的长治市数据局局长职务。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2025年4月29日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免去:张沁虎、王家胜的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路 军、杨淑华的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张国刚的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张建兵的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职名单(2025年4月29日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任命:王进军为长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陈建龙、王志勇、白 杨为长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来源:太原日报、吕梁人大、长治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培育优良家风 引领文明乡风——记五寨县三岔镇张爱萍家庭的育人故事

    在吕梁山深处的五寨县三岔镇,提起张爱萍、焦瑞雪一家,乡亲们总会由衷赞叹:“那可是顶好的一家人!”这对扎根山区教育三十余载的教师夫妻,用三尺讲台书写育人初心,以文明家风涵养乡邻温情。2021年,张爱萍家庭获得忻州市第三届“文明家庭”荣誉,成为当地群众心中“教子有方、孝老爱亲”的模范家庭典范。坚守讲台:做留守儿童的“点灯人”1998年,张爱萍与同为乡村教师的焦瑞雪结为连理。从此,三岔镇的校园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面对山区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居多的情况,夫妻俩将学生视如己出,用爱填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张爱萍的班上曾有一名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留守儿童,孩子常年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性格孤僻自卑。她坚持每天课后为其辅导功课,悄悄为其添置新衣,用三年时间让这个蜷缩在教室角落的孩子重绽笑容。“知识是改变命运的灯,我们得替父母把这灯点亮。”焦瑞雪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07年,张爱萍荣获“山西省优秀班主任”;次年,焦瑞雪光荣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两人的教育理念随着火炬传递的故事在山乡广为流传。面对县里多次高薪聘请和子女择校的难题,夫妻俩始终选择留守。他们说:“这里的孩子更需要老师,我们走了,谁来做他们的‘家长’?”如今,青丝已成白发,但教室里依然回荡着他们为单亲家庭孩子补课的声音,办公室里仍留存着为贫困学生缝补衣物的针线。家风如雨:三代同堂书写孝善传承走进张爱萍家,四位八旬老人围坐谈笑的场景温暖动人。27年来,夫妻俩将双方父母接至身边同住,四老三餐四季的平凡日常中,浸润着孝道的深沉力量。2021年寒冬,婆婆突发急病住院,张爱萍白天上课、夜晚陪护,连续半月衣不解带。同病房的病友感叹道:“这闺女真贴心”,老人却骄傲地说:“这是我儿媳妇!”孝老爱亲的家风在代际间悄然传承。在良好家风熏陶下,两个儿子也品学兼优。大儿子焦傲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入党并屡获“优秀班干部”,小儿子焦健以优异成绩考入忻州一中,成绩名列前茅。邻里同心:小家大爱筑就文明丰碑在三岔镇,“有困难找张老师”已成为邻里共识。教师同事外出培训,她把孩子接回家吃饭;独居老人深夜求助,她冒雪驾车送医;夫妻矛盾、亲子隔阂,她化身“调解员”春风化雨。2023年冬夜,邻居家孩子突发急性阑尾炎,张爱萍裹着单衣冲进风雪,及时送医后自己却得了重感冒。面对感谢,她只是笑道:“街坊邻居,本就是一家人。”三代人接力坚守,文明家风薪火相传。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大家庭的良好家风。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生活中,他们坚持用情暖人、用心爱人,用自己的行动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文明故事。作者:张林泉来源:忻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 以专业与热忱为群众筑起健康屏障——医学博士团扎根忻州服务群众纪实

    基层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尤其是医疗科研团队和高级卫生人才缺失,是制约偏远地区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山西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自2021年起,来自省级三甲医院和医科院校的13位医学博士扎根忻州,建立18个博士工作站;2024年4月,第三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又有5位医学博士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支援,以专业与热忱为广大群众筑起健康屏障。“医生,我这膝盖疼了十几年……”“偏头痛一犯就天旋地转……”日前,五台山台怀镇卫生院里,村民围着博士团成员询问着各自的病情。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挂职市卫健委的博士团团长李欣介绍,一年来,博士团足迹遍布宁武、河曲、五台等县偏远山区,下沉优质医疗资源,让群众少跑腿、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李欣说,团队通过健康宣讲破除“小病硬扛”的旧观念,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培育本土人才服务梯队。一位村民感慨道:“以前去省城看病要跑好几趟、来回花好几天时间,现在三甲医院的专家到了家门口,既节省了时间,还省了钱。”暮色中,台怀镇卫生院的灯光穿透山间薄雾。会议室里,医学博士们与本地医生分析当日接诊的疑难病例。这样的场景在我市基层医院并不鲜见。在市人民医院,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让所有人记住了张晓娟的名字。一位急性心梗患者命悬一线,但医院缺少能独立做心脏介入手术的医疗专家。“我来!”来自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的博士张晓娟果断接手,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带领多学科团队奋战数小时,最终成功完成手术。挂职一年间,她已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257台、冠脉造影762台、急诊介入37台。同时,还促成了两家医院医疗技术协作,有力推进了挂职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让区域患者可以享受到省级优质的医疗资源。“现在遇到心血管病人,我们敢接也能治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方艳平主任胸有成竹地说。这样的变化源于“梯队赋能”模式:在配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尖端设备的同时,张晓娟博士通过“手把手带教+阶梯式考核”培养机制,提高了7名本地医生冠脉介入手术水平,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心血管急救铁军”。4月18日,深夜的市第二人民医院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李原媛博士正与团队研讨新课题。“基层医院不能只做技术‘接收站’,更要成为创新‘孵化器’。”由她指导该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邢红燕申报的《小建中汤治疗小鼠放射性涎腺损伤的实验研究》课题申报成功,实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自主主持科研课题零的突破。从“零基础”到“自主创新”,李原媛的秘诀是“把论文写在病床旁”:每月开展讲座分享和病例研讨,分享国内最新的医疗指南、研究成果,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典型重症病例分析和处理经验。邢红燕说:“李博士不仅帮我们更新了医学知识,提升了临床诊疗能力,更让我们相信,基层医院也能结出科研成果。”科研的起步,是市卫健系统补齐科研短板、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开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冀晓鹏表示:“外部引入+内部培养”的方式,就是要人才为学科建设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学科为人才搭建优质平台。如今,市卫健系统已成立的博士工作站有远程会诊、在线教育等共享模式,极大地拓宽了人才服务半径,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通过搭建区域医疗人才交流平台,实现了技术、经验和知识的双向流动,在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市区域规范化诊疗水平和预防能力的提升。作者:李春泽来源:忻州日报▌“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媒体新闻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