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
忻州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引资量质齐升 产业聚链成势

近年来,忻州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承压前行,抓运行强调度,抓产业强动能,抓项目强效能,推动经济实现增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多项指标增幅显著。去年,忻州经济开发区顶住内外压力,经济增势持续强劲。省级考核层面,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6.56亿元,同比增长16.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3.58亿元,同比增长12.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46家,同比增长21%,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速达26.8%,科技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在市级考核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8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9%,完成税收收入16.6亿元,为进入全省开发区优秀行列再添底气。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重大项目蓄势赋能。忻州经济开发区坚持“链主引领、精准招商”,全年外出招商23次,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115.8亿元;储备项目11个,总投资超60亿元。以一道新能源14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为“链主”,一批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成功储备落地。其中,江西沐邦高科16GW·N型单晶硅拉棒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基本建成,江苏赛拉弗燃料电池系统产业基地项目的标准化厂房改造规划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公司注册、立项等审批手续,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我省、我市在氢能燃料电池领域的空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材料产业方面,汇通双碳产业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带动悍天智能电子设备制造加工项目、徐工纯电装载机项目等加速落地,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试产。此外,北京中能智算中心、浙江大华智算中心等大数据项目的储备和与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氢能”项目的积极对接,为未来实现“抢占赛道、弯道超车”奠定基础。

产业集群聚链成势,转型动能加速释放。聚焦光伏、新材料、现代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忻州经济开发区紧盯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三个一批”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总投资超150亿元的16个重大项目落地。一道新能源14GW光伏电池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年产值达16.9亿元;禹王焦化271万吨焦炉技改项目和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实现51.3亿元;汇通双碳产业园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设备已安装完成,上半年将试产。三大产业集群产值贡献显著,形成“链主带链、链群共生”的产业生态。

改革创新破局开路,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忻州经济开发区深化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山西智创城NO.9获评“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太忻数据流量谷入驻企业53家,总营收达22.3亿元。省校合作成效显著,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人才输送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69名。区位调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核心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站在新起点,忻州经济开发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1235”工作思路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各项工作,以更优环境吸引高质量项目落地,以更大魄力探索改革创新路径,奋力书写“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精彩篇章,为忻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核心引擎力量。

作者:王金华 魏鹏飞

来源:忻州日报

▌“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上一篇:繁峙县以精品示范村建设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篇:关于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抽查情况的隐患公示

忻州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2025-05-09    来源: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引资量质齐升 产业聚链成势

近年来,忻州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承压前行,抓运行强调度,抓产业强动能,抓项目强效能,推动经济实现增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多项指标增幅显著。去年,忻州经济开发区顶住内外压力,经济增势持续强劲。省级考核层面,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6.56亿元,同比增长16.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3.58亿元,同比增长12.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46家,同比增长21%,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速达26.8%,科技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在市级考核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8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9%,完成税收收入16.6亿元,为进入全省开发区优秀行列再添底气。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重大项目蓄势赋能。忻州经济开发区坚持“链主引领、精准招商”,全年外出招商23次,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115.8亿元;储备项目11个,总投资超60亿元。以一道新能源14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为“链主”,一批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成功储备落地。其中,江西沐邦高科16GW·N型单晶硅拉棒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基本建成,江苏赛拉弗燃料电池系统产业基地项目的标准化厂房改造规划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公司注册、立项等审批手续,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我省、我市在氢能燃料电池领域的空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材料产业方面,汇通双碳产业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带动悍天智能电子设备制造加工项目、徐工纯电装载机项目等加速落地,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试产。此外,北京中能智算中心、浙江大华智算中心等大数据项目的储备和与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氢能”项目的积极对接,为未来实现“抢占赛道、弯道超车”奠定基础。

产业集群聚链成势,转型动能加速释放。聚焦光伏、新材料、现代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忻州经济开发区紧盯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三个一批”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总投资超150亿元的16个重大项目落地。一道新能源14GW光伏电池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年产值达16.9亿元;禹王焦化271万吨焦炉技改项目和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实现51.3亿元;汇通双碳产业园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设备已安装完成,上半年将试产。三大产业集群产值贡献显著,形成“链主带链、链群共生”的产业生态。

改革创新破局开路,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忻州经济开发区深化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山西智创城NO.9获评“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太忻数据流量谷入驻企业53家,总营收达22.3亿元。省校合作成效显著,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人才输送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69名。区位调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核心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站在新起点,忻州经济开发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1235”工作思路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各项工作,以更优环境吸引高质量项目落地,以更大魄力探索改革创新路径,奋力书写“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精彩篇章,为忻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核心引擎力量。

作者:王金华 魏鹏飞

来源:忻州日报

▌“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